作者:郭玉秋 /渥太华
金字塔
我们终于来到了沙漠,远远看到了金字塔。据说在这一带沙漠里,至今仍矗立着大大小小90多座锥形建筑物,它的基座是正方形,四面呈四个相等的三角形,越往上越窄,顶部尖立,远望像我国的汉字“金”,故汉语称其为金字塔,Pyramid。
迄今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7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开罗西部吉萨高地上的三座,截至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落成之前,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岁月中,金字塔一直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三座金字塔。它们高矗入云,宛若巨人的手,直指天穹;其倒影在碧波荡漾的水中,真是一种迷人的雄伟瑰丽的景色。
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Khufu)金字塔,胡夫,古希腊人称之为齐阿普斯,是斯尼费鲁的儿子,在他继承国王时期,下令为自己建造了最大的金字塔,成为古代金字塔建筑登峰造极之典型代表作,被古代希腊旅行家尊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直到今天仍完好地矗立着。塌高,原为146.59米,现高137米,塔基呈四方形,每边宽230米,塔基面积达52906平方米。据统计整座塔共用了巨石230万块,每块平均重约两吨半,最大的石块重达30吨,如果把所有的石块全部敲碎,铺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可围绕地球一周。
游人们被眼前的景致陶醉了,我忘情地用自己的眼睛贪婪地盯着金字塔,深深地呼吸着这有着传奇色彩的空气,脚踩着这黄色沙地,去感知这传奇的沙漠,阳光照射着我的肌肤,感受和金字塔受到一样的阳光,而心生暖意。只见沙漠上缓缓地走着骆驼,及同样缓缓地走着,牵着骆驼,用长布缠着头,穿着长袍的埃及男人,在招揽游人和他们拍照,以收取费用。突然一个男人用长布把我的头缠绕,看见他笑着,没有恶意,我就没有把布摘下来。然后他又用另一条长布去缠刘姐的头,我把相机交给同伴,照了一张像,中间站着这位埃及人,我和刘姐站两边,由于太匆忙,我头上缠绕的布只照到一半。后来他向我们要钱,我手头没有零钱,刘姐给了他两美元。接着我们来到摆小摊的地方,尽管导游告诫我们不要在这里买东西,但是来到金字塔,我还是买了一些纪念品:如用石头雕刻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法老王的头像,木雕的狼等等。小贩看我买得很多,送给我一个印有埃及象形字的绿色布口袋。刘姐只买了两样东西,他就没有给她布口袋,刘姐就硬拿了一个,小贩和刘姐两个各自在拉扯着这个布袋,惹得在旁的我不禁大笑起来,那个小贩也笑了,就松开了手,刘姐高兴地把买的东西放了进去,看到这一幕,周围的小贩都在笑。看起来埃及人也不那么可怕,他们也像这非洲沙漠的阳光一样,热情如火。
接下来,我和刘姐去金字塔里面去参观,我们排着队慢慢向前走,路是由木板搭成的向上走的路,木板的另一头搭在金字塔的门洞上。我们踩着上下颤动的木板走到离地面能有10米左右高的金字塔门口,然后低下头钻了进去,里面是一条向下的甬道,坡度大约在26度左右,甬道两侧是用大石砌成的,甬道的高度不到1.5米,因此我必须哈着腰向里走去。上面有灯发出暗黄的光亮,我们一个挨一个地向前下走去。大约走了几十米,走到墓室,我们可以直起身来,这墓室大约有5-6米高,顶部是平的。我看到了一个凿于岩石里的长厅,其尽头就是国王的墓室。在它的两侧有两个较小的墓室,因为当时没有导游解释,我想有可能是王妃的墓室。但是这三个墓室内都是空的,并没有棺材。在厅的一角有一个洞穴,很不规则,也许是当初挖掘时造成的。我手按了一下金字塔的石壁,那石壁是一块一块的大石用叠砌法砌成,没有使用灰浆或其它粘合剂,完全是石块本身的重量堆砌而成的,十分坚固。据说石缝之间连一根针,或薄刀片都不能插进去。石壁上的冰凉及坚硬使我感受着这几千年前的历史印记,感叹古代埃及人的伟大智慧。我们又弯身走出了金字塔,来到外面,感到外面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似乎有种穿越了时间隧道,从历史走回现代的感觉。
我们来到了第二座金字塔即狮身人面像前,它是由法老卡夫拉统治时期建造的,位于胡夫金字塔的西南方。塔的原高为143.5米,现高136米,底边原长215.5米,现长214米,地角为53度1,体积约220万立方米。塔顶的原始外层石块宛若一顶帽子,仍完好地“戴”着。早在1818年意大利考古学家比祖尼第一次进入塔里的墓室,仅见一具精心磨制的花岗岩石棺,但是棺盖在地上,棺内空无一物。塔前是傲视时空的狮身人面像。但是其面相不太整齐,尤其是鼻子,已见破损。
卡夫卡金字塔的南侧,有一座小金字塔,塔的边长20.1米,地上部分已全部废毁,但是塔的入口与下坡隧道犹在。此塔的南,西,北三面有围墙残坦,在塔里的西边排列着整齐的110间小石室,全部用粗糙的石块砌成。估计可能是建筑工人临时的住房,可容纳3500—4000人。
第三大金字塔—曼卡拉王金字塔。要比其祖父胡夫金字塔和其父卡夫拉金字塔小得多。塔的底边长108.5米,高66.5米,底角为51度。塔的外层下半部由花岗石砌成,上半部则为土坯。据传,曼卡拉原打算外层全部包以花岗石,想用豪华的外观弥补相形见拙的规模,但是他咽气时塔仍未完工,其子希思卡夫匆忙地包以土坯。1837年培林和菲慈在塔里发现一具木棺,棺内一具男性遗骸,估计是曼卡拉的尸体。木棺上用优美的希罗格里菲文雕刻着如下一段文字:”奥西里斯—上下埃及的国王曼卡拉,自天而降的努特之子和盖布中意的继承者着,尊母努特在你头顶上展开双翅庇护你,祝你永生,上下埃及之王啊,曼卡拉,令堂努特使你成为受崇拜之神,愿你万古长存。”这具尸体和木棺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在国王墓室西侧培林和菲慈发现一具雕琢精致,图案优美的石棺,他们把这具石棺搬出金字塔,用船运往英国。途中遇到风暴,这具珍贵的石棺随船沉没于临近西班牙的地中海海底。
曼卡拉金字塔以南,一字排列着三座小金字塔。培林和菲慈在中塔地下墓室的花岗石馆里,发现一具年轻女性遗骸,她可能是曼卡拉一位年轻的妃子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