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是中国文化的脊梁,这是指四本对於整个中国文化有起始意义的四本书,分别是Change(Yi Ching 易经)、Chuan tze(庄子)、 Lao Tze(老子)、Li-zhu(离骚)和Chunqiu Guliang Zhuan(春秋谷梁传)。有人说,四书对於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重要性无异於《圣经》对於整个西方世界的影响。
几千年来,由於四书对於东方文化的重要性,这四部书也一直被认为是全世界了解东方文化的起始读物,但是不知什麽原因,其中的三部都早已多次被不同翻译家翻译为英文或其他语言,唯有春秋谷梁传(简称春秋)成为了一本被遗忘的书。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最近刚刚出版的《春秋谷梁传》的英文翻译版以及他的作者,香港著名爱国人士和翻译家耿廷桢先生。
耿廷桢先生(1900-1969)早於1969年就离世。《春秋谷梁传》相信是他在人生的最後几年完成的最後一本译著。这本书的翻译稿幸好由耿廷桢先生的生前旧友Mr.Miao Kam On(缪锦安)先生和 Mr. and Mrs. Tse Lam保存。在最近,交给了耿廷桢先生的四位子女,在子女的支持下,这部书最近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公司(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发行了。
为了更好的反映耿廷桢先生一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忠诚,以及他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所做的努力,我们专门采访谘询了耿廷桢先生四位子女,现居住在渥太华的耿顺天先生,耿静惠女士和居住在香港的耿光天先生,此外居住于多伦多的长女耿恩惠女士对此文也有贡献。
耿廷桢常用笔名耿亮,曾用笔名耿蔚成,Lewis Gen或者LG,湖北省谷城人。生於1900年。自幼好读书。青年时代入读谷城县山陕馆(师范)。读书期间,接受西方文明新思潮的启迪。热心爱国。组织和参加爱国青年人读书研究会。由於当时西方教会已在谷城传教,所以在那个时代他开始学习英语。後来离家到武汉,上海等城市工作,接受西方新思想。参加了思想进步青年革命活动。给谷城当地的青年起了积极的作用。
约于1935年间,耿廷桢离开上海,到日本东京。在东京期间,一方面进修英语及日文。同时任职东京青年会干事。继续和进步青年联络。保卫革命事业。保护访东京的前进革命人士。在东京期间,和汕头女子留学生陈素容女士自由恋爱结婚。在七七事变前即迁回上海。第二次大战战争发生後。耿廷桢沿中国海岸迁徙,先後到过广州,澳门等城市。于第二次大战胜利後才定居香港。
定居香港期间,耿廷桢先後曾於星岛日报,大公报翻译部任职。业馀常写作。笔名耿亮。耿廷桢一生勤于中文英译及中英文写作。所译中国文学无数。翻译已发表的有四书,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翻译作品大多先在英语周刊分期发表。然後再集中出版。以及最近刚刚出版的的春秋毂梁传。曾在英国伦敦英文刊物Contemporary Review发表过一些文章。笔名Lewis Gen也有部分中文文章在民主评论发表。笔名耿蔚成。中国还未开放的时候,每次中国国家艺术团出国访问,多是先到香港。他们的英文宣传单张,很多都由他执笔。于60年初,受友人刘先生邀请替香港第一份中国人办的国际英语刊物Eastern Horizon当编辑。该刊当时订户包括:美国、加拿大、瑞典、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大学图书馆。
在和耿廷桢先生的几位子女交流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耿先生浓浓的爱国热情,这不仅仅是对这个国家,更是对民族,文化和人民的热爱。长子耿顺天先生举了几个感人的例子。
搭救郭沫若同志
在日本期间,父亲在东京青年会任干事。青年会定期邀请名人到场发表演说。有一天他们邀请了当时在日本的中国爱国名人郭沫若到青年会演讲。到了演讲时间,郭沫若正要开始演说。这时候几个流氓特务立即向郭先生方向冲去。扬言要杀害郭沫若同志。父亲眼看如此一来,郭沫若同志定会不是死亡,便要重伤,马上劝止。并立即带领郭沫若同志飞快的上楼到女生宿舍,那时候我的父母还未结婚。父亲就把郭沫若同志带到他的女朋友(即是我的母亲)的房间。据我妈妈後来说,郭沫若同志进入到她的房间後,心情是十分的紧急。仍想跳出窗外。但由於实在是太高,她便很紧张的把郭沫若同志藏在她的衣柜里面。追杀的人每层楼逐一搜查,後来就搜到了母亲住的房间。据母亲说,他们当时是来势汹汹的打门。母亲便说这是女子宿舍,请勿干扰。而且旁人也说住客是一位干事的未婚妻子,所以那些流氓也就扬长而他去了。
拒绝移民美国
1941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後,父亲曾经搭救过三个美国空军的飞虎队飞行员。中国初解放的时候,这些飞行员主动要求耿廷桢先生协同全家以难民身份移民美国。当时刚刚解放,很多香港人都想移民美国。但都苦苦无门。就因为曾经有搭救美国人这件事,有人从中替我们安排以难民身份移民美国。但遭到我父亲婉言拒绝。父亲向来说他有国家,不是难民。中国就是他的祖国。所以我们全家便留在香港。
次子耿光天医生回忆了几件耿廷桢先生在自己工作上的成绩。
耿廷桢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初受友人刘先生邀请替香港第一份中国人办的国际英语刊物Eastern Horizon当编辑。该刊当时订户包括:西方主要国家的大学图书馆,耿先生不仅是编辑,同时自己也在该刊物发表过不少文章。当时为这份杂志投稿的人物都是一些著名人士,包括Ms. Han Suyin(韩素音女士),汉学家Joseph Needham,香港大学教授Edmund Blunden等等。这份主流英文刊物在60年代的冷战时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作为英文刊物,中国急需通过香港这个通道达到和世界交流的目的。当时西方世界宣称中国已经被“竹幕”所封闭,中国方面需要一些有分量的英文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耿廷桢先生工作的Eastern Horizon就扮演了这个角色。後来,人们才知道,当时的国家总理周恩来是这项计画的主要支持者。耿廷桢先生非常自豪自己能够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力量。
次子耿光天医生说,自己父亲的去世,相信和祖国的形式也息息相关。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前,耿廷桢先生一直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信心,并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了乐观情绪。但是当66年文革的爆发,让他彻底的伤了心,让他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充满了忧虑。耿光天说,66年之後,父亲身体开始变得不好,并最终导致了在1969年,在看到整个国家处於混乱不堪的局势中,他伤心的离开了人世,终年69岁。在生前,和自己的儿子耿光天交流中,耿廷桢说,为什麽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是因为她的人民是伟大的,在品质上这是高品质的民族。在抗日战争和之後的战乱岁月,耿廷桢曾经在中国的土地上游历和所有的底层民众以及不同阶层的人有亲身的接触,他说,中国的文化是伟大的,所以她的人民是伟大的。
回顾耿廷桢先生的一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老一代爱国仁人志士对於这个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热忱和责任。对於没有经历过外族欺凌,入侵和无休止的战乱的後几代人很难理解他们对於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以及他们为了国家的强盛所做的忘我的牺牲。在进入了21世纪,中国早已是屹立在东方的强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早已是令全世界尊敬的种族。我们相信如果耿廷桢先生在天有灵也会很欣慰的。
在2012年出版了耿廷桢先生的最後一本着作《一本被遗忘的书—春秋谷梁传》,既是对耿廷桢先生的纪念,也是对後人的勉励。
值得一提的是,耿廷桢先生的四位子女决定,此书的出版目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所有收益都将用於公益事业。在积极联系下,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已经购入此书20本用於发送给加拿大主要大学供研究参考。此外位於渥太华的驻加拿大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作为资料也将保存此书。我们相信这本书对於推动整个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发扬光大会起到积极作用。
居住在渥太华或加拿大的各位朋友如需要订购,请联系渥太华华人社区服务中心OCCSC,所有收入将悉数捐赠该中心用於为新移民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