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青延
说起压岁钱,人们都知道,是每年春节拜年的时候,长辈给晚辈的红包钱。长辈给压岁钱的用意是,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平安幸福,茁壮成长。
我年少的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家农村正处在贫困的时期。那时,家里每年过年打发给孩子的压岁钱,都是父亲外出挖湖藕,挑到街上菜市去卖的钱。
在我的老家洞庭湖水乡,乡亲们都有一种共同的习俗,就是每年新春佳节,都要用崭新的人民币,用家乡的土话说,也就是拿“顿票”来做压岁钱。每年快过年之前,家里没有新人民币的,都会找人将旧票子兑换成崭新的票子。
长辈用新票子给孩子做压岁钱,寄望在新的一年里,新的票子给孩子带来新的运气,新的希望,新的进步!
儿时,每年过春节之际,我父亲都要将卖湖藕的一点钱,拿到乡信用社找熟人,换成崭新的票子,揣回来,折叠好,分装在红包里,给孩子做拜年的压岁钱。
那时春节,父母亲给我们兄弟的压岁钱,都是在每年大年三十的前夜,在我们熟睡以后,将压岁钱塞在我们的枕头下或者床垫下,期盼压岁钱,在新的一年里,保佑我们平平安安过一岁。
当然,在我年少的时期,每年过春节,不光只会得到父母给的压岁钱,正月初几的时间里,外出给舅娘姨妈和伯母婶娘家拜年时,还会得到她们的压岁钱。
可以说,那时人们生活困难,手头不宽裕,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虽然红包里面只装有几角几块钱,但他们都还是会坚持要给前去拜年的孩子打发一个回家。
年少的时候,我为了保存好长辈打发的压岁钱,记得每年春节期间,我都要将压岁钱,塞入一个先前已经准备好的储蓄罐内。一直到春节过完,才将压岁钱,交给父母亲保管起来。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也成了父亲,成了长辈,成了给晚辈发红包的人。岁月轮回。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后,我每年给孩子分发和打发的压岁钱红包,全都是装入了好几张“毛爷爷”头像的崭新百元红票子。
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奉献的一种伟大的爱,是长辈对晚辈付出的一份深厚的情,是长辈对晚辈许下的一个美好的愿!
作者简介:陈青延,曾用笔名驰远、花香心悦,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湖南省南县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劳动模范,一九八三年以来,作品散见《人民政协报》、《中国煤炭报》、《中国政府采购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社区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劳动保障报》、《湖南日报》、《天津日报》、《作家报》、《江淮时报》、《西南商报》、《世界日报》、《人间福报》等两百余家报刊,著有小说散文集《林中空地》和《真情依旧》等。现居益阳市,闲暇之余写点东西,充实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