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 / 肖庆涵
今年入春以来阴雨连绵,气温一直上不去。终于6月25日迎来了一个艳阳高照的周末,因而迫不及待的和两家朋友相约,周六开车去距渥太华80多公里,有6000多居民的小镇Perth郊游。
Perth始建于1816年,政府把此地作为参加过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的退伍军人的定居点。发生在1812至1815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名义上是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但英军的退伍军人,大约50%是加拿大民兵(领半饷),其它的退伍军人来自于法国、德国、波兰、意大利、苏格兰和爱尔兰(给土地),因此镇上随处可见具有欧洲风格的历史建筑,其中Perth政府大楼和Perth博物馆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Perth位于Tay河流域,因为Tay河在进入小镇前分为两叉,在通过小镇后又汇合到一起,所以Perth镇的中心是在一个岛上。为便利交通运输,19世纪时开凿了一条9.8公里长的Tay运河,通往渥太华和金斯顿之间的Rideau运河,从而可以驾小船从Perth出发,经Rideau运河、Ottawa河,进入Saint Lawrence河。因为Perth是个岛,所以有着独特的水道街景,几个有特色的餐厅都是沿河而建,我们事先选择了一家名叫Maximilian的德式餐厅,朋友赶紧打电话预订了室外露台上的座位。
到达Perth之后,我们把车停在了农贸市场,并特意到市场中名曰“水晶宫”(Crystal Palace)的玻璃大棚里转了转,它是一个变废为宝的杰作,其材料全部来自渥太华Rideau Street上废弃的玻璃围墙。转完由于时间充裕,大家又沿着Tay河走了一圈之后才去吃午饭。Maximilian餐厅的露台不大,但景色很好,正对着河中的喷泉。很多划船的游人都要划到喷泉这里来照像。由于这家餐厅的特色菜是炸肉排,另外还有匈牙利炖牛肉和肉肠拼盘等欧洲菜式。因此我们每家都点了炸猪排,同行的一对东北夫妇说,在哈尔滨时就喜欢上俄式炸肉排了。我也不由想起,自己第一次吃炸猪排的事情。
1970年春节期间,五七干校放了十天假,母亲带着我先去上海看望外婆、三姨和两家舅舅,然后再回北京的家呆几天。有天随母亲去外滩游览,快到中午时她说:“带你去吃猪排面”。我从小就爱吃肉,听到母亲说“猪排”感觉很兴奋。跟着母亲沿着黄浦江,走了多半个时辰,我说:“妈妈,咱不吃猪排面了吧?我饿了,这么多饭馆咱们吃什么都行呀”。母亲说:“快到了,坚持一下,这是家老字号,今天不去吃,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了”。小店里人挺多,端上来一看,原来猪排面是一大碗面条,加上两块炸得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猪排。吃到嘴里外脆里嫩,既爽口又解馋。后来回北京之后,去了莫斯科餐厅才知道,原来那猪排面,就是中国的面条配上俄式炸猪排的混搭。
午餐之后我们在小镇上散散步、逛逛街,然后去位于镇中心的Stewart公园,坐在水边吹吹风、聊聊天,感觉很惬意。这座占地5.24英亩的Stewart公园,是Perth小镇的瑰宝,遍布着绿油油的草坪和高大的枫树,还有一个岩壁花园。整个公园由三块土地组成,Tay河的几条支流从公园蜿蜒穿过,古色古香的人行天桥将三个地块连接在一起。在此休闲,闻着花草的香味,听着潺潺的流水,与亲朋好友叙叙旧、发发呆,看看走走,歇歇坐坐,呼吸清新的空气,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享受。
像大部分加拿大小镇都有名人一样Ian Millar是Perth的传奇人物,他是加拿大的马术运动员,其比赛周期从1976至2019年长达43年。他先后参加过10次奥运会,是迄今为止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而他的第一枚奥林匹克奖牌,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银牌,那年他已经61岁了。Ian Millar和他的马Big Ben的大尺寸铜雕像就耸立在Stewart公园附近。到Perth去游览,别忘了在雕像前拍照打卡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