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周本纪》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
商纣王时期,虞国和芮国是两个毗邻的小国,经常为了争夺田地而兵戎相见。有一回,两国又为了一块归属未定的田地争吵不休。虞国国君提议:“西伯姬昌是天下有名的仁者,我们干脆去找他评理。”芮国国君觉得姬昌的为人信得过,同意了。两国国君便结伴来到姬昌所在的西岐周国。
他们进入周国境内,一路走一路看。他们发现,那里的男女分道而行,交通整齐有序,年轻人见了老人不仅行礼让路,还经常帮着提东西、干重活。
在一处农田边,虞、芮两国国君看到两个农夫都在开荒。当他们开到中间那块地时,都互相谦让。农夫甲对农夫乙说:“你家的人口多,拿去吧。”农夫乙说:“这不是我的,我怎么能要?还是你拿去吧,此处离你家近。”
随后,两国国君来到周国朝堂。西伯姬昌还没到,底下的官员正在小声讨论关于一个官职空缺的事务。他们推举了合适的人选——官员甲和官员乙。官员甲对官员乙说:“这么高的职位需要很高的德行,我的德行还不够,怎么能去?还是您来担任吧。”官员乙推让说:“您都觉得不行,我就更差了。”
听到这里,虞、芮两个国君汗珠都掉下来了。虞国国君说:“我们还等什么西伯姬昌?我们一直争吵不休的东西,在周人看来是可耻的事情。”芮国国君也说:“我们要还站在这里,就是自取其辱了。”
两国国君当即退出周国朝堂,各自回国。之后,他们各自下令,把原来争夺的田地划为“闲田”,再不相争。
后人记录下“虞芮让畔”的故事之后,有人评论西伯姬昌:他根本没露面,一个持续多年的争端就已被他化解。为何?因为周国民心早已经被他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