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又名谷谷丁、黄花地丁、尿床草、婆婆丁、华花郎、小老头,是中国卫生部列入药食两用的品种。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可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唐本草》、《神农本草经》、《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民间用以治疗疮毒、脑膜炎、流感、肝胆病。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唐本草》,谓:“蒲公草,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孙思邈《千金方》作凫公英。苏颂《图经本草》作仆公罂。《本草纲目》载蒲公英于菜部,谓:“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
欧洲产的蒲公英称为“西洋蒲公英”,日本产的称为“关东蒲公英”。西洋蒲公英由于它的锯齿状叶子很像狮子的牙齿,所以在欧洲有“dandy lion(漂亮狮子)”之称。两种蒲公英的药效相同,整枝草都可以利用。一般来说,嫩叶可以当作沙拉,花可以酿酒,根可以代替咖啡。蒲公英的叶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质,在春天食用可以清血。蒲公英在种植后第二年的秋季,绵帽飞掉之后,根就可以采收。
蒲公英的叶子齿状有点像苣荬菜,开小黄花,花开后结出带白绒毛毛状的绒球,通过绒球被风吹散来繁殖,生长分布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间。在古代很多本草中,都认为蒲公英是治疗女子乳房疾病的重要药材,比如《本草经疏》中就认为蒲公英“主妇人乳痈肿乳毒”;《本草纲目》有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结核、疔肿。”《医林纂要》认为蒲公英“疗疔毒乳痈”、“通乳汁”;《本草求真》认为蒲公英“入阳明胃、厥阴肝,凉血解热,故乳痈、乳岩为首重焉”;《本草正义》认为,蒲公英“治乳痈乳疗,红肿坚块,尤为捷效”;《唐本草》认为蒲公英“主妇人乳痈肿”。
妇人病首选药草皇后——蒲公英
乳腺炎在中医里面叫乳痈,认为是肝肾二经的病,由肝胃火盛、热毒和余血瘀结化为痈肿,西医称为“乳腺炎”,是由于在哺乳期不小心感染了,化脓、红、肿、热、痛。蒲公英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用来散结消肿,是治疗乳腺炎的一个非常好的药物。
蒲公英缓解乳痈配方
内服:干蒲公英10~15克,煎服;或鲜蒲公英30~60g,捣汁内服;
外用:蒲公英捣烂,用食用盐调和外敷;
蒲公英治疗乳腺炎
组成:蒲公英10克、王不留行10克、路路通10克。
用法:冷水下锅,开锅后20分钟关火,1天2次,连喝5天。
功效:治疗产后乳痈。
梁宪春,字喜惠,号寂远。毕业于加拿大阿岗昆学院西医护理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古人言学习医学必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多一份对爱人如己的理解,方能自救救人。喜欢把个人的学习所得与大家分享,仅此参考,见善随喜。
联系方式
613-698-6148
Xian@ChineseWellness.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