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 / 文:肖庆涵,绘画:肖鸣萱
进入十一月,北京又到了供应冬储大白菜的季节。虽然现在冬季也有新鲜蔬菜了,但生活在北京的人,或多或少还有着大白菜情怀。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先生,在《胡同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北京)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要有北海白塔那么高。”如果你是老北京人,或是90年代前在北京住过几年,那么白菜粉丝汆丸子,这道老北京汤菜合一的家常菜,应该在你的脑海中,留有难以磨灭的印记。我的童年时期,乃至整个学生时代,入冬之前各个菜店都在卖冬储大白菜。菜依品质分为三级,一级和二级大白菜是定量供应,三级菜可以随便买。
1990年秋天在Regina读书时,一天晚上和房东夫妇,荷兰裔加拿大人,一起看晚间新闻。CBC的驻华记者Patrick Brown在北京做关于冬储大白菜的新闻。先是一段视频,只见大街上、小巷里,板车拉、铺板抬、大筐装,到处都是往家运大白菜的人。Patrick拿起了一颗大白菜说:“你们看啊,这个白菜不同于加拿大的Cabbage,主要是白色的帮、没有多少绿叶子,这东西能有多少营养呢?”之后,他们又去了一户人家,8~9个人围着一张大圆桌,桌子中间放着一个大搪瓷盆,里面装着热气腾腾的白菜粉丝汆丸子。只见每人舀了一大碗,大人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美美的吃了起来……。房东夫妇问我:“这东西有多少营养,好吃吗?”我告诉他们:“大白菜的热量比较低,但维生素C的含量与某些水果处于同一水平,尽管白菜帮的营养比绿叶差,但它富含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白菜粉丝汆丸子极具地域特色,是中国北方人冬季的家常菜,这道简单的汤菜配上现蒸的馒头或花卷,顿时感觉冬天不再寒冷。白菜粉丝汆丸子是北京人的看家手艺,虽说它不是小火慢炖煲出來的靓汤,而只是做法简单的寻常百姓家的普通菜肴,但是简单之中蕴含着浓郁的北京味儿。”
2009年3月,我接受了一项在10天内,交付一套生物识别系统的工作,其中有几个应用软件,要从魁北克的一间公司买来,整合到我的程序中。靠一位法裔加拿大人Gregory McConnell的帮助,我顺利的完成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深秋时节,Gregory从魁北克城来渥太华出差,我请他到家里来吃饭。太太说:“去外面吃吧,我又不会做西餐,你请他来家里,做什么给人家吃呢?”我笑着告诉她:“做白菜粉丝汆丸子,再炒两三个菜就行了。”“人家吃白菜、粉丝吗?”她狐疑的问道。我肯定的回答说:“会喜欢吃的,因为70年代他父亲在北京做外教,他和他姐姐在芳草地小学上过几年学。所以我相信白菜粉丝汆丸子,一定会勾起他对儿时的回忆。”那天晩上我们吃的开心,聊得高兴。香气扑鼻的热汤、熟悉而遥远的北京,把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我想无论族裔有何不同,少儿岁月沉淀的味道和记忆,会藏在心中难以忘怀,这大概就是饮食文化带给人的神奇魔力吧。
今年有次去朋友Katie家聚会,她母亲知道我是北京人后,一定要用她自己种的小白菜,做个小白菜丸子汤给我们吃。小白菜因为比大白菜的粗纤维少,口感也更好,其胡萝卜素、钙、镁、锌等含量均高于大白菜。景阿姨做的小白菜丸子汤,肉鲜菜嫩、清爽可口。吃着它,已经不是对于味道的怀念,而是一种对故乡的情怀和感受到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