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岳传 成为启蒙书籍
其实,教我们的老师也没有学过教育,可能也没有读过什麽书籍,只是年龄比我们大、参学时间比我们久,我们都尊之为老师。有时候为我们上课,写黑板的板书,连位置都不适当,教书时解释词汇,也感觉到不很高明。尽管如此,我就从不高明的教学中,学习到自己以後应该要怎麽样写黑板、怎麽样解释课文的词句。所以我觉得,有好的师资,固然是我们学子的福气;没有好的老师,只要他正派、拥有知识,从不高明、不究竟里,也能学到一些道理吧。
现在回忆起来,贫僧在栖霞山寺七、八年的岁月,课程确实有些讲得不好,有的太深奥。例如,老师跟我们讲《如来藏》、《十八空》、《八识二五五》,我完全听不懂意义,或者讲《因明论》、《俱舍论》,我听了真是如聋若哑。记得有一次,老师教我们写作文,题目是“以菩提无法直显般若论”,很惭愧,就是现在叫我来讲说,都非常困难,更不要说那个青少年的我不懂得这个意义了,只得去别的书上抄录一些来应付交卷。
老师批示下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还甚为得意老师批了诗句给我。後来学长跟我说:“两只黄鹂在叫,你听得懂它在叫什麽吗?一行白鹭鸶在空中飞翔,你了解是什麽意思吗?”我说:“我不懂。”他说:“所以老师讲你写的是‘不知所云’。”我惭愧不已,不敢再随便乱说。偶尔也会有一些作文,我从其他的书上抄写下来应付老师,老师又批示:“如人数他宝,自无半毫分”。自觉这种抄袭,给老师识破了,从此以後,再也不敢抄袭别人的文章。
在栖霞山参学期中,不准外出,不准看报和佛学经文以外的书籍,当然更不可以碰触了。但有一次在路边,见到一本不知道谁丢弃的《精忠岳传》小书,彩色的封面,画着岳飞跪在地上,他的母亲在他的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这四字,好像触动了我的心弦,我觉得做人应当如是。後来,我把“精忠报国”的理念用於生活,忠於工作、忠於承诺、忠於责任、忠於信仰。现在回想起来,《精忠岳传》就是当初第一本对我启蒙的书籍了。
忍耐苦难 增上缘易成功
老师教的佛法,我虽然不懂,但是在图书馆里,有一本黄智海著作的《阿弥陀经白话解释》,让我看得真是忘我入迷,觉得佛教真好,原来有一个净土极乐世界,那里面有自然界的美景、社会人事的和谐,所谓《七宝行树》、《八功德水》,那麽美好庄严,那麽和乐安详,实在是人生的天堂啊!对於修行学道,就感到更增加信心了。
贫僧非常侥幸地,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登坛受比丘三坛大戒。戒期中,除了睡眠不够、饭食不饱、老师的打骂以外,并没有什麽特殊的感受。假如说有的话,就是觉得在受戒期中,什麽苦难、什麽委屈,一切都是当然的,因为自己正在受教。想来,贫僧能熬过青少年时期遭受的专制、委屈,主要就是靠着自己把打骂、责难都视为是“当然的”。
在受戒之後,除了偶尔课堂里的学习,我就更加投身於苦行的行列。挑水、担柴,光是行堂,每日三餐为人添饭、洗碗,就做了六、七年。在大陆,严寒的冬季,每餐在冰冷的水里洗几百个碗盘,手掌都冻裂,还可以看到鲜红的肉块。要再下水洗碗,实在痛彻心肝,但除了忍耐以外,又有什麽别的办法呢?所以,回忆起人生,忍耐苦难,实在是青年学子学习的增上缘。如果有人愈是能经得起刻骨铭心的苦难,能够忍受得了,他必然愈是能够成功。贫僧觉得,发心苦行也能开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