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隐鼻祖的支持者,也各有分歧。如除了以寶玉影射成德,還有影射揆敘之說,平步青 (1832-1896) 认为:“以賈政影明相;賈珠早死,影容若;又以賈敬丙辰進士,故亂其辭;以寳玉影揆敘;皆瞀妄不足詰。”。寳玉成了成德之弟揆敘。
而乾隆明珠家说的怀疑和反对者更是大有人在。
三、怀疑及反对者
1、 怀疑者谢锡勋
海阳人,光绪己丑举人,官将乐知县谢锡勋,字安臣,著有《小草堂诗集》。在其《红楼梦分咏绝句题词》中也说:“裘马翩翩浊世姿,纳兰情事半传疑。”(参见《红楼梦卷》第403页)。
谢锡勋虽然认为流传有纳兰与《红楼梦》关系的说法,但事情却值得怀疑。
怀疑者外,有反对者。
2.反对者
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周春,在其乾隆五十九年的著作里,就明确提出了反对看法。周春不仅认为石兄与明珠家无关,而且在其《阅红楼梦随笔》中,依据自己的见识,提出了《红楼梦》是 “金陵张侯家事也 ”的独到看法,并认为《红楼梦》中隐藏的拆字等手法。
“相传此书为纳兰太傅而作。余细观之,乃知非纳兰太傅,而序金陵张侯家事也。
忆少时见《爵帙便览》,江宁有一等侯张谦,上元县人。癸亥、甲子间,余读书家塾,听父老谈张侯事,虽不能尽记,约略与此书相符,然犹不敢臆断。再证以《曝书亭集》、《池北偶谈》、《江南通志》、《随园诗话》、《张侯行述》诸书,遂决其无疑义矣。案靖逆襄壮侯勇长子恪定侯云翼,幼子宁国府知府云翰,此宁国、荣国之名所由起也。襄壮祖籍辽左,父通,流寓汉中之洋县,既贵,迁于长安,恪定开阃云间,复移家金陵,遂占籍焉。其曰代善者,即恪定之子宗仁也,由孝廉官中翰,袭侯十年,结客好施,废家资百万而卒。其曰史太君者,即宗仁妻高氏也,建昌太守琦女,能诗,有《红雪轩集》,宗仁在时,预埋三十万于后园,交其子谦,方得袭爵。其曰林如海者,即曹雪芹之父楝亭也。楝亭名寅,字子清,号荔轩,满洲人,官江宁织造,四任巡盐。曹则何以廋词曰林?盖曹本作,与林并为双木。作者于张字曰挂弓,显而易见;于林字曰双木,隐而难知也。嗟呼!贾假甄真,镜花水月,本不必求其人以实之,但此书以双玉为关键,若不溯二姓之源流,又焉知作者之命意乎?故特详书之,庶使将来阅《红楼梦》者有所考信云。”(周春:《阅红楼梦随笔》,参见《红楼梦卷》第66至第67页。)
周春将张侯家与《红楼梦》的有关人物对应研究,并率先使用了拆字法等。
周春的张侯家事说,是来自自己对张家相关文献及口碑的了解,及与《红楼梦》对照后的结论,并非由直接历史线索而来,因此此说后来基本被淘汰,直到近年才有个别学者重新研究、改造,试图努力振兴这一说法。
但正如其“庶使将来阅《红楼梦》者有所考信云”那样,其所提到的《红楼梦》与曹寅家事有关系、使用的拆字法等方法,确实被学人一直继承了下来。因此周春被学人称为索隐派的又一鼻祖。
周春(1729—1815),字芚兮,号松霭,晚号黍谷居士,又号内乐村叟,海宁盐官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后授广西岑溪知县,后绝意仕途,专心著述。有《十三经音略》、《杜诗双声叠韵谱话》、《小学余论》,合称《音学三书》。经学有《古文尚书》、《尔雅补注》、《续经籍题跋》等。史学有《西夏书》、《代北姓谱》、《辽金元姓谱》、《辽诗话》等。地方掌故有《海昌胜览》、《海昌拾遗》、《海潮说》。其他还有《松霭吟稿》、《松霭诗话》、《选材录》、《类说》、《恶昙奥论》、《佛尔雅》等。早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就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红学专著《阅〈红楼梦〉随笔》。
与周春一样,全面否定乾隆明珠家说的还见有另一位,他就是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这位晚清官员,山西道监察御史,著名文史学家。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他也认为明珠家事说“按之事迹,皆不相合”(参见《红楼梦卷》第374页)
其他如:
晚清著名的经学家俞樾著《茶香室三钞》有 :“世传《红楼梦》 小说为演说明珠家事,今观《啸亭杂录》 所载,则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至成安籍没时,几及百年矣,于事固不合也。《杂录》又云:‘纳兰侍卫宁秀,为明珠太傅曾孙,生时有毙数十茎,罗罗颐下,年弱冠,颜貌苍老,宛如四五十许人,未三十,而即下世,其家因之日替,亦一异也。’小说所称生有异征者,岂即斯人欤。”。明珠后人承安(成安)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被革職抄家,距成德過世已逾百年,所以俞樾認為小說中的抄家情節與明珠家發生之事不对应。
晚清孙静庵,批评乾隆等明珠说的学人,看法片面。在他的《栖霞阁野乘》卷上 “《红楼梦》包罗顺康两朝八十年之历史” 中写到:
“《红楼梦》一书,说者极多,要无能窥其宏旨者。吾疑此书所隐,必系国朝第一大事,而非徒记载私家故实,谓必明珠家事者,此一孔之见耳。”。
由于石兄神妙莫测,反对者之外,学人提出了更多人选,与乾隆帝竞争。
舒坤 (1772-1845) 評袁枚(1716-1797)《隨園詩話》中,即稱:“乾隆五十五、六年(1790、1791)間,見有鈔本《紅樓夢》一書,或云指明珠家,或云指傅恒家。書中內有皇后,外有王妃,則指忠勇公(即傅恒)家為近是。”。(蒋瑞藻《小说考证》卷七)
学人研究:“爱新觉罗·舒坤,出生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是闽浙总督爱新觉罗·伍拉纳的长子。伍拉纳因为贪暴为魁伦将军奏闻伏法。伍拉纳与和珅原来有亲戚关系,伍拉纳被解解入京时,和珅故意放慢他的进京步伐以缓解乾隆皇帝的怒气,企图救伍拉纳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结果,爱新觉罗·舒坤也被连累发配新疆伊犁戍边!舒坤本人因为不知道这里面的曲折过程,而迁怒于所有与和珅有关系的大臣。”。
《谭瀛室笔记》一书说:“《红楼》一书,考之清乾嘉时人记载,均言刺某相国家亊。但所谓某相国者,他书均指明珠,护梅氏独以为刺和珅之家庭,言之凿凿,似亦颇有佐证者。”;《谭瀛室笔记》更深入一步:“和珅秉政时,内宠甚多,自妻以下,内嬖如夫人者二十四人,即《红楼梦》所指正副十二钗是也。”。
显示当时,对于石兄身份,已经分出多种说法了。但依旧不离皇家左右。
有的说傅恒家,有的说和坤家,和珅若知道,当鼻子气歪。倘若是俺自己的事情,还需要俺去求教圣主乾隆吗?
不过,这种些说法也是昙花一现。直至现在和珅的后人,努力证明和珅就是作者。和珅若真实是作者,或者红楼梦写的是他自个家的事情,敢去拿九族性命测试乾隆皇帝的智商和情商吗?
有怀疑和反对,便会有更多新的学说提出。
后来的学人把石兄便往前推,推到了乾隆帝的曾祖。如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中主张,贾宝玉即清世祖,其事系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
另一方面,有学人往皇宫外推。
满洲玉研农、梁恭辰,不仅认为石兄与明珠家无关,而且提出了红楼梦根本不可能是满人所写,因此石兄也根本就不是满人。
嘉庆生人梁恭辰:“《红楼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乾隆五十年以后,其书始出,相传为演说故相明珠家事。以宝玉隐明珠之名,以甄(真)宝玉贾(假)宝玉乱其绪,以开卷之秦氏为入情之始,以卷终之小青为点睛之笔。摹写柔情,婉娈万状,启人淫窦,导人邪机。自是而有《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红楼后梦》、《红楼重梦》、《红楼复梦》、《红楼再梦》、《红楼幻梦》、《红楼圆梦》诸刻,曼衍支离,不可究诘。评者尚嫌其手笔远逊原书,而不知原书实为厉阶,诸刻特衍,诲淫之谬种,其弊一也。满洲玉研农先生(麟),家大人座主也,尝语家大人曰:“《红楼梦》一书,我满洲无识者流每以为奇宝,往往向人夸耀,以为助我铺张,甚至串成戏出,演作弹词,观者为之感叹欷嘘,声泪俱下。谓此曾经我所在场目击者,其实毫无影响,聊以自欺欺人。不值我在旁齿冷也。其稍有识者,无不以此书为诬蔑我满人,可耻可恨。若果尤而效之,岂但《书》所云骄奢淫佚将由恶终者哉。我做安徽学政时,曾经出示严禁,而力量不能及远,徒唤奈何。有一庠士颇擅才笔,私撰《红楼梦节要》一书,已付书坊剞劂,经我访出,曾褫其衿,焚其板,一时观听颇为肃然。惜他处无有仿而行之者。”那绎堂先生亦极言:“《红楼梦》一书为邪说诐行之尤,无非糟蹋旗人,实堪痛恨。我拟奏请通行禁绝,又恐立言不能得体,是以隐忍未行。”则与我有同心矣。此书全部中无一人是真的,惟属笔之曹雪芹实有其人,然以老贡生槁死牖下,徒抱伯道之嗟。身后萧条,更无人稍为矜恤。则未必非编造淫书之显报矣。(梁恭辰著《北东园笔录》卷四,同治五年刊本,参见《红楼梦卷》第366页。
于是,嘉道时期有个别官员,在其辖区,开始禁书《红楼梦》。许多学人不分时间动辄就推说,《红楼梦》在清朝是禁书,实在小瞧了石兄的能力!
梁恭辰(1814年-?),福建福州人,清朝文学家、楹联学家,著名文人梁章钜的三子,曾任温州知府等官,著有《劝戒四录》、《池上草堂笔记》、《北东堂笔录》(其实三者为同一本书)等笔记体小说,和《楹联四话》、《巧对续录》等书,编入其父所著的《楹联丛话全编》中。
玉麟(1766—1833)哈达纳喇氏,字子振,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六十年进士。一直为高官。
回顾历史,会发现,因为索隐鼻祖乾隆帝开创的学说,不是考证,而是判断而来的。因此,越往后,关于石兄的说法越多,逐步走出了皇家圈子,在满族之外寻、在反清人士中寻找,在民间人士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