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笔者回粤东老家探望双亲,恰逢家乡举行一年一度的“扮古事”活动,公路上锣鼓喧天,一条蜿蜒数十米的巡游队伍缓慢行进着,上百个巡游者各司其职,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奏乐,有的放鞭炮,巡游的主角是站在由几个壮汉抬着的竹轿上面的小朋友,一轿一架,一架两人,她们化着彩妆,穿着古装,衣袂飘飘,一手拿剑,一手摇扇,装扮成某一历史上或传说中的人物,如穆桂英、吕洞宾等。巡游者大多表情肃穆,甚至一副倨傲的样子,观众们兴高采烈,紧紧跟在队伍后面,仿佛空气也受到感染,变得喜气洋洋。
扮古事又称办古事或会景,由来已久,与流行于珠三角的“飘色”大同小异,扮演者俗称古事妹,由六至十二岁的小女孩担纲。不同村子或姓氏,举办扮古事活动的时间也各有不同,大多以各姓纪念护家神诞生作为助兴节目而举办。活动前夕,外出务工的乡贤纷纷赶回来,积极帮忙筹备庆祝活动,参与巡游活动,招待亲朋。活动当日,鼓声镗鞳,声震四方,一如无声的请柬,锣鼓声中,乡亲们络绎而至,主办方请来县级剧团搭台表演各种节目,屠猪宰羊宴请四方宾客,希望藉此祈福禳灾,纪念先祖。
我对于扮古事的喜欢,以孩提时代为甚,彼时,每逢村里举行扮古事活动,我和一众小伙伴们都像过年一般兴奋不已,三五成群地蹦蹦跳跳地跟在巡游队伍后面,对着古事妹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到了晚上,早早跑到戏台前面,占好位置,静静地等待表演节目的开始。表演节目颇为丰富,有相声,有小品,有山歌,连演几个晚上,让乡亲们过足戏瘾。现场总是人山人海,乡亲们空前团结,济济一堂,一起饕餮难得的艺术盛宴。
当年,一个跟我年纪相仿的邻家阿妹,曾经连续几年报名扮演古事妹,均如愿以偿,家人以此为荣,老师也不吝赞言,表扬她“为推动和繁荣乡土文化作出了贡献”,一帮小伙伴自然羡慕忌妒恨。我曾经问她做古事妹有什么感觉,她说感觉就是高高在上,如腾云驾雾一般,实在妙不可言,更令我产生悠然而向往之心。
如今,扮古事已成为家乡人的文化大餐,族人终身参与,在继承和弘扬这份拜先人所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又丰富了精神生活,为枯燥的农耕生涯增添了一丝亮色。
Ottawa Chinese Newspaper 《中华导报》 Canada China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