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十数省相继宣告脱离清朝统治(称之为光复)。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11月初,光复各省代表举行会议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此时,北京的清王朝尚未解体,列强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1911年11月底,驻北京的英、美、德、法、日、俄六国外交公使团进一步提出以清帝退位和推举握有军政实权的袁世凯做中华民国大总统为条件,进行南北停战议和,迫使革命派妥协。1911年底,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由欧洲回国,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正式就任,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大清朝廷知大势已无可挽回,于1912年2月12日(阴历辛亥年12月25日)下逊位诏,宣告大清宣统皇帝退位。逊位诏其中一段话:“……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最后,孙中山决定妥协,同意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方与南方统一成立中华民国政府。
武昌起义后,1911年11月9日,福建新军随之举义,在福州成立军政府,推孙道仁为都督。13日,闽都督府正式成立,孙道仁任都督,发出安民告示,宣告接管福建一切事宜。当时曾照会福州邮务总办卜礼士:“本都督已接管福建一切事宜,嘱将邮票上‘大清’二字代以‘中华’字样,并惟本都督命令是听,售卖邮票须盖中华民国戳记。”查1911年11月14日《邮政总局致清邮传部邮政局移付》载:“据长沙、福州邮局,伪政府嘱将邮票大清二字代以中华字样,售卖邮票须盖中华民国戳记,清邮局饬凡通行,以已占各省为限由。”
卜札士立即将此事向北京邮政总局电告。当时邮政总局局长由邮传部左侍郎、铁路总局局长李经芳兼任,但邮政实权为邮政总办法国人帛黎(A. ThéophilePiry,1850年-1918年)所操纵。帛黎在法国政府的授意下,于1911年11月15日在《邮政总局致邮传部呈》中提出:“为今之计,惟有使中国邮局作为中立局……,否则,即恐党人占领省份,邮政紊乱,将来难于复原。”他还函告卜礼士总办,以该独立省之意入恐邮寄现政府所辖各省“于收件人必多牵连危险,缘该件系由反对现政府之省份寄到者也。且邮票在某省加印他项文字,易使局员舞弊”,“更恐为收集外国邮票人所轻视,于中国名誉有伤”,要卜札士总办进行劝喻。
但福建军政府毫不动摇,提出更为坚决的4项办法:一、邮票应向上海大东书局定,须与该书局订不得私印之约。二、应派员到沪监印,宜派员二人轮值监视。三、应由都督府通电各独立省,请其承认闽省新邮票,俟总机关成立,再行改照章举办。四、新邮票备便时,即交卜总办行用,如其反抗,须由本部收回自办。
面对福建军政府的严正要求,帛黎极为不安。他改变初衷,连忙下令上海邮政供应股,将一批第3版清代伦敦版元水印皤龙邮票与欠资邮票加盖“临时中立”4字,作为福州应急之用。1912年1月27日发出的半公函称:“鉴于目前中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为顺应形势,避免事端,现有必要先将部分邮票加印‘临时中立’字样,以应需要。己饬邮政供应处立即着手办理此项工作,将向各邮界配发此种加印邮票。”“各邮政局所一俟收到此种加印邮票,应即出售使用。”于是由上海海关造册处加印“临时中立”的邮票,1912年1月30日在福州发行。但这批邮票遭到南京临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当时,福建军政府以要等待南京临时政府电报为由,要求福建邮务总局“设法将该票收回,暂缓行用”,并电请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速向北京邮政总办帛黎交涉。而福州邮务总办也将情况告诉帛黎。北京邮政总局不得不通知“暂缓发售”。因此,“临时中立”邮票在福州仅发行3天便僵旗息鼓了。其售销量如下:加盖“临时中立”邮票4种6480枚,加盖“临时中立”欠资邮票5种450枚。其中3分6000枚,1元、2元各96枚,5元288枚(一说235枚);欠资半分、4分、5分、10分各100枚,20分、30分各25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