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上元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在古代,吟咏元宵节的诗词数不胜数,尤其是古人借元宵佳节托物言志、抒发自己对生命和生活热爱的诗篇,更是不胜枚举。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生在《生查子·元夕》一词中这样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人借元宵节来描写爱情,通过去年和今年景况的描摹与对比,来展现倍受思念的煎熬与痛苦,仍然对爱情充满追求和希望,全词情感充沛、自然流露,且充满令人神往的浪漫主义色彩,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据史料记载,在唐代,元宵置灯、赏灯和闹花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代诗人崔液所作的《上元夜》诗云:“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诗人故意从侧面落笔,惜墨如金地描绘与表现出了灯月辉映、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的景象。以此将元宵夜的繁闹言简意赅地一语道破,而且还将人们因为趋之若鹜而万户千家皆闭门的盛景表达得晓畅、传神,给人以无限咀嚼和回味,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读后“身临其境”、“流连忘返”,“无限快意”在顷刻之间“油然而生”矣!……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在《十五夜观灯》中则用细腻的笔触,缤纷雅致地描绘出了元夜观灯的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使人在绮丽夺目、光彩照人的灯市光景里甜蜜地沦陷,美不胜收。
宋代的元宵夜愈加繁闹,灯市更为壮观。最为有名的有宋代诗人辛弃疾所作的《青玉案·元夕》一词,诗人在词里对灯市的热闹非凡有这样的描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中既对元夜灯市之盛极一时,有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抒发;又对人生境遇的起落浮沉、生死爱恨患得患失的各种心态,有非同凡响的体悟与昭示,难怪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亦曾例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即为第三,乃终极的最高境界。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苏东坡在《蝶恋花·密州上元》一词中,通过对杭州跟密州两个不同地点过元夜的感受与区别,来表达自己的境遇和心情,杭州繁华似锦,密州寂寞凄清,如此“境界”相异,却“相遇”在了一块,看似漫不经心的选材立意,其实是“有境界”的“天衣无缝”的大家手笔;诗人利用转折和对比等表现手法,用视觉视角等感官感觉的强烈反差,反衬出了自己遭贬谪后的真情实感,以及依然如初的忧国忧民之情。正所谓“信手拈来未着意,此中却有大深意!”……故而后世有人说这首词属于是有“大境界”之作,反复吟咏之,其义自见,耐人寻味,叹为观止!……
光阴荏苒,时节更替,古往今来写给元宵节的诗词佳作还有很多,就让我们在古诗词的殿堂里一边徜徉,一边细细品味一番古人过元宵节时的盛况跟情怀……在欣赏古代圣贤们用智慧和心血创作出的传世和扛鼎之作的同时,来度过一个有浓浓书香味的“诗意盎然”的元宵佳节吧!……
Ottawa Chinese Newspaper 《中华导报》 Canada China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