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饮食养生的历史
《黄帝内经》是中华养生文化的基石,它提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谨和五味”与“食饮有节”。中国古代先民就已经知道在饮食上避害就利和人类饮食养生文化的基本内涵,如“神龙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淮南子·修务训》)
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汤液经》,论述饮食调配烹饪养生之道。两周时期,五行学说融入中国饮食养生文化。先秦时期奠定了饮食养生文化的框架,汉唐时期得到更大的补充和完善。张仲景、孙思邈等人非常重视探究各种食物的养生治病价值。张仲景治疗外感病时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元朝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强调食养食补食调之道,重视饮食避忌问题。明清时期,中国饮食养生文化十分成熟,饮食养生名家有明代的李挺、龚廷贤和清代的曹庭栋、顾仲则等人。中国古代饮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方法,为世界人民所称颂和羡慕。
Ottawa Chinese Newspaper 《中华导报》 Canada China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