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燕滨
四 课堂、同学和老师
那么大个学校,有时要像赶场似的穿梭于不同教学楼。因为各种原因,我们也要跟别的系或专业的学生上一堂课。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是跟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一起,我想我们两个专业对于这两门课的要求是一样的;政治经济学是跟中文系三个专业一起上的大课;英语是跟社会学系,因为分了程度的关系,我们班的并不都在一起;体育课是跟考古系女生一起,显然是凑女生数的原因。用一个词来概括不同专业的学生:中文系豪放,社会学系深沉,考古系单纯。而我们系的特征,基本上用安静真实来形容就可以了。
这算不算人以群分呢?是性格相同的人才来一个专业呢,还是到了这个领域自然性格往一块靠,不好说,好像同一个系的还真有些气质上的共通。毕业20年聚首我没有回去,但照片看上去,大家开朗多了,洋气多了,但依旧是我喜欢的文静和朴实。
现在有人否定大学教育模式的某些方面,我当时也觉得,课程包括得面面俱到,但学的课程有多少会用到将来的工作中呢,所以对某些课程也是兴趣不大,觉得这些知识真的去干的时候再看也可以,也许不需要干呢。往往事情过去了才懂得当时没有完全把握是一种缺憾。任何课程的设置都是为将来的技能做技术和能力两手准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混来的,况且我们从老师身上,学到的应该不止是怎么去做一件具体的事情,老师的对待教书和学问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都是我辈受益不尽的。我系老一辈的白老师的幽默坦荡,中年一辈的马老师的平易内敛,年轻一点的王老师的娓娓动人,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白老师口头语“别较真”可不是他自己做学问真的不较真;马老师搞不清哪里的口音,学生纠正他姓名的发音他还跟着学;王老师算是不太漂亮的美女,因为气质啊。
四年过去了,女孩子们的形象从羊角辫变到披肩发,班级合影从黑白进化到彩色。我们依旧年轻,却要更换人生的角色。我们毕业了,31楼、32楼那些被我们拥挤过的房间,要让给兴冲冲的新来的孩子们了。
五,精神的魅力
毕业已经25年了,我属于经历比较简单的,这跟我一贯趋于安稳的状态是一致的。我的同学们毕业后不管成就显赫还是按部就班,生活都还是不错的。也有几次回国的时候同学们为我聚会。我们聚会时绝没有网上流传的那些攀比等等的无聊,我们还很学生气呢。我相信同学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应该是一种成熟干练状态,但到了跟老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忘了年龄,我们心有灵犀因为懂得单纯时代曾经有这些人相伴,谁也没想金钱、势利那些东西。我真的是这样感觉的,人生能有这样的状态,是一种幸福啊。
2008年115周年的校庆,我因为写了怀念母校的诗并在台上念,从时任使馆教育处参赞的陈校长那里得到了一本书《精神的魅力》作纪念。这本书是1988年90周年校庆时编辑的那本书在1998年100周年校庆时的重印。我在1988年毕业的时候有过这本书,但已不知去向。重新收获这一份精神的魅力我感到非常的欣喜。最近又翻阅了一些文章,书里大多为中文系大师,毕业生或在校老师和学生的笔墨,我读了很崇拜,也很受感染。我不是中文系出身,但也想把母校情结用文字表述,也希望分享出来后能唤起一些共鸣,点燃一些记忆,与校友们共同回忆一些美好时光。
什么是母校精神的魅力呢?我认为,就是有能力去热爱、去感动,是坚持与从容,是内心有足够容量去建立真正的自信。
当我能够坐下来把我跟母校种种的情缘回忆出来的时候,我终于感到,没有波澜没有疯狂的记忆也可以浓墨重彩。
2013年7月写于加拿大渥太华。
本文作者1984-88年在北大图书馆学系(现信息管理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