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谁为这套拳术起名为太极拳
太极拳自陈王廷创编后,在河南温县陈家沟世代相传,陈氏族裔人尽皆知,男女老幼皆练。陈家沟的人丁越来越兴旺,练习太极拳之风也日盛。后浪推前浪,历代名师辈出。陈王廷在明亡后(1644年),归隐田园,造拳以自娱,距今有370多年。太极拳的拳技艺术,经过了不知多少代人的研究和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拳种之一。
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家谱中,知道陈王廷育有三子:汝闻、汝弼、汝为,一孙:大观,均拳艺一般。其曾孙甲弟,拳艺精到,但从此便后继无人,靠他的旁系族裔的子孙发扬光大。太极拳虽是陈王廷所创编,但在他的《遗词》与《拳经总歌》中都没有提到太极拳这个名称。
到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所著的《太极拳论》才面世。王宗岳生于1733-1795年间,晚生于陈王廷约六十年左右,是陈王廷的晚辈,是一名武术著作家。在世时寂寂无名。晚年王宗岳在河南洛阳、开封等地设馆教书。到他逝世那一年(1795年),有一位佚名人士为王宗岳的《阴阳枪谱》作序。在序中有这样的介绍:“山右王宗岳先生,少时除了经史而外,黄帝及老子之书、兵家之言,无书不读,兼通技击之术,其枪法尤精者也。”其中只是推荐王宗岳的枪法,没有提及太极拳。
清咸丰年间,河北人武禹襄,又名河清。其兄名澄清,曾任许昌县知县。武禹襄住在其兄家里。武澄清从舞阳县一家盐店取得王宗岳的著作《太极拳论》。武禹襄取而阅之,有所领悟。为了阐述和发扬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他自己的心得也写了他的《太极拳论》,并为王宗岳的十三势写了《十三势行功歌诀》。武禹襄之甥李亦畬(1832-1892年)是河北永年望族,二十二岁开始跟随舅父武禹襄学太极拳,身体力行数十年。他将武澄清保存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手抄三本。一本自存,一本给自己的弟弟李承纶,一本给同乡郝和。有了武禹襄、李亦畬两舅甥的推广,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才得以发扬光大。由此推论,太极拳这个名称是王宗岳所起的。以下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则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介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手慢让手快,有力打无力。察四两拨千斤,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都是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除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之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进至从心所欲。本为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也,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