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所谓“当年”,决不是指三五十年前,也不是指三五百年前,而是指一千六百多年前。那时的朝代叫东晋,它是中国历史上83个王朝中的一个小王朝,它不但存续的时间短,只有104年;而且所辖的疆域也小,大约在长江以南偏东的地区。不过东晋与我们南京的关系很密切,东晋建都建邺,就是南京,因此今天无论称南京是六朝古都,还是十朝古都,其中有一“朝”就是东晋。
公元353年那年的三月初三,我有一个在浙江绍兴当官的山东老乡邀请了41位朋友在兰亭这个地方一边喝酒,一边玩游戏。那游戏的名字叫“曲水流觞”,规则有点像今天的“击鼓传花”,不过他们不击鼓,而是将盛满酒的碗放在水槽中,让它任意漂流。人们席坐于水槽两边,酒碗漂到谁面前,谁就要饮酒作诗,一口酒,一句诗,那热闹的场面可想而知。据统计,那场聚会共作诗37首,于是有人提议编一本诗集叫《兰亭集》,并推举聚会的组织者、我的这位山东老乡为诗集作序。
此时,他虽酒至半酣,但心还在有我与无我之中荡漾,兴奋与感慨交织,竟欣然提笔,涂涂改改地写下了28行,324字,有道是“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就是《兰亭集序》,一篇绝世佳作。后人把它收录在《古文观止》里面,是《古文观止》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四篇晋代文章之一,世代流传。
然而《兰亭集序》对后人产生巨大影响的还不仅仅是它的内容,作者书写时的那笔好字,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在此之前,中国的书法只有篆书、隶书,《兰亭集序》不但开创了中国书法“行书”的先河,而且还把我的这位山东老乡送上了“书圣”的宝座。
连“书圣”自己也没有想到,那天在兰亭,饮酒之后,他竟能把字写得如此俊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仿佛有如天工神助一般。据说酒醒后他又写了几遍,可没有一遍能超过那篇的,他也奇怪酒后的《兰亭集序》怎么连涂涂改改的地方都韵味十足呢。
今天称“书圣”为我的那位山东老乡,言语中似乎我有点不懂规矩。其实穿越一千多年的时光隧道,我能感受到的正是书圣王羲之具有的那种不按部就班、不循规蹈矩洒脱而又随意的魏晋风度,所以他“玩”出了一个《兰亭集序》。我喜欢这种风度,因此我也喜欢《兰亭集序》。
据说《兰亭集序》横空出世以后,只在世上流传了两百多年便消失了,原因是唐太宗对它爱不释手在驾崩时把它带走了。好在这位皇帝还算仁慈,走前为世上留下了一些摹本,其中最早的是虞世南的临摹本,最好的是冯承素的拓摹本。后人临写《兰亭集序》,都是参照此类摹本。一千六百多年来,临摹《兰亭集序》的人可以排成巨大的长龙,其中有苏轼这样的文学家、有米芾这样的书法家、有李鸿章这样的官僚,也有乾隆这样的皇帝。那阵势之宏大如过江之鲫,又像东非大迁徙中的角马,都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地临摹,然而有谁最终能跑到王羲之的面前,似乎从来没有,也不敢奢望,只企盼能倒在离圣人更近一点的地方就心满意足了。我也是这样一条过江之鲫,我也是这样一只迁徒的角马,虽然目标遥远,路途艰辛,但我还是矢志不逾,满怀憧憬,尽管终点我永远无法企及,但过程让我欣赏到沿途的风景,让我净化了被污染的心灵,这是一种高级的“玩”法,100遍仅仅是一个开始,我希望沉醉其中,永远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