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之声》黄河音乐会将于二零一五年九月二十六日隆重上演
《黄河大合唱》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它雄壮的音调、磅礴的气势、深厚的感情,在艰苦岁月中鼓舞着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今天,它依然唤起华夏子孙的民族凝聚力,为中国在新世纪的振兴与兴旺发挥巨大的感召作用。《黄河大合唱》由序曲和八个乐章组成: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河边对口唱》、《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都是讲黄河,但不是在讲具体的黄河,而是在表现一个伟大的时代,表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黄河大合唱》的每一章都不雷同,各具自己的性格、特点,因此,在艺术处理上也就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主题做简要介绍。
■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本乐章运用领唱及合唱相呼应的演唱形式,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船夫们与惊涛骇浪的黄河顽强搏斗的惊险场面。音乐采用了民歌劳动号子中船夫号子的音乐元素。音乐开始,为我们展现了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斗的图画,显示出祖国的危难。作者用定音鼓急促地引出船夫粗犷有力的四次呼喊:“划哟、划哟、划哟、划哟”,接着就是三连音节奏“冲上前”。音乐急促而有力,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敌的呐喊。
在这号召性的呐喊之后,词作者开门见山地用“乌云、波涛、冷风”等形容词生动地表现了船夫们的坚韧以及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开门见山地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勇敢、坚韧的形象。把中华儿女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决心和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河船夫曲》借用船夫的形象展现出中华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前赴后继、势不可挡地奔向抗日战场的英雄形象。词曲作者把船夫的精神上升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力量。全曲通过紧凑的动机,通过传统的船夫号子的演唱形式,把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展示出来,表现出中华儿女的伟大坚强,把黄河船夫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升华为中华魂,为《黄河颂》阐释中华民族力量的来源奠定了情节基础。
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放慢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生动地描绘了黄河船夫在暴风雨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表现出中国人民在艰苦中的斗争精神和誓达彼岸的必胜信念。
■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二乐章带着奔放的热情,用“颂”的方法,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歌声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黄河—母亲河的赞美。这一乐章由三个乐段构成。这一乐章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但又将黄河形象地比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乐章中对黄河的赞美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原来是由三弦伴奏,后来改为由琵琶伴奏。这个乐章,冼星海吸取了《义勇军进行曲》和《满江红》的音调素材,讲述了民族的灾难,也歌颂了民族的英雄,是诗人进一步对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着黄河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将面临一场劫难。
“胜利之声”黄河音乐会热烈地欢迎各位朋友莅临!
“胜利之声”黄河音乐会诚挚地希望得到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胜利之声”黄河音乐会热线电话:
613-801-0951
邮箱:gracehaiyanlu@gmail.com
613-825-5888
邮箱:yunfu_chen@yahoo.ca
613-747-1377
邮箱:hcai62@gmail.com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