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荣绘画教室:613-796-0688
文章作者荣宁
(2015年瑞荣画曹老师速写)
(2016年七月瑞荣又上曹老师的课)
(荣宁跟曹老师合影)
(曹老师为学生示范)
瑞荣画室的学生一般都是七至十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大多是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加拿大,有的甚至就是在加拿大出生的,中文说得不太好,或者不会说,有人称他们为“香蕉人”,即“黄皮白心”。然而毕竟是中国人的血脉,虽然中国话讲得不利索,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却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喜欢工笔画,喜欢中国书法,因为在这些书香墨韵中他们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符号。
今年的瑞荣画室艺术夏令营,孩子们和往年一样都在积极准备渥太华一年一度的艺术年展,为了告诉孩子们如何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瑞荣把画室搬到了森林和湿地公园,这正好迎合了孩子们的天性,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夏令营期间我也领了一个任务,瑞荣让我和孩子们聊聊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简单地说就是用毛笔来写方块汉字。中国的方块汉字是表意文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态的千变万化,加之用毛笔来表现,更是有筋骨有血肉,有丰润有枯涩,有敦厚有飘逸,其形态之美深深地吸引了世界的眼球。如今许多西方人喜欢把汉字纹在身上,如“功夫”、“爱情”、“家庭”,并以此为荣,这让我们这些身在海外的中国人深感自豪。“香蕉人”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想学习中国书法。此时瑞荣让我和孩子们谈谈怎样学习书法,就是为了正确地引导他们。然而这对我来说却是个难题,因为我也是一个初学者,处在“外行看是内行、内行看是外行”的境地,角色既有点不伦不类,又有点不尴不尬。大家都知道,关于如何学习书法,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此类话题。有的人说得玄乎,有的人说得极端,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大都很难理解。然而在我看来只有一个人除外,他就是当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我最崇拜的暨南大学教授曹宝麟先生。曹先生在他的《晏庐自述》中,用质朴而中肯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答了这个问题。虽然《晏庐自述》不是为回答“如何写好书法”而作,但我们只要认真细读,还真能从文章中找到写好书法的真谛:
一是浓厚兴趣。曹先生说:“我也许命中注定一辈子都要与文墨打交道。”儿时,旧烟盒别的孩子都拿去玩,曹先生却在留意烟盒上所绘的人物故事。压岁钱别的孩子都买了炮仗,他却买了画片,许多成语故事和齐白石、徐悲鸿等名人名作就是在这些烟盒和画片中了解到的。曹先生说,儿时最喜欢去有古董的亲戚家串门,曾在那里看到过一幅马晋所绘的综色大马,驻足端详,发现马的前右足内侧有一块圆形瘢疤,后看到真马,才知道所有马都有这块瘢疤,这件事给曹先生印象深刻,从此他也养成了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儿时的曹先生兴趣广泛,文史哲动植物他都有兴趣,尤其对书法,他觉得书法对其他兴趣有统领作用。
二是求教名师。曹先生一生遇到过许多好老师,其中高中语文老师薛椿荫先生和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的导师王力先生对他影响最大,他们二位把古汉语和古文献考据方面的知识传授给曹先生,使他在书法研习方面又多了一对翅膀,能用更广博的知识认识中国书法。我们一般人临古人的帖只是照帖写字,而曹先生却能熟知帖之内容,换句话说一般人临帖,眼睛里只能看到古人写的字,而曹先生临帖,不但可以看到古人写的字,而且还可以看到古人写字时的心情,有这个功夫的人,在当代书法家中为数不多。所以人们称赞曹先生是能与古人对话的人。
三是集古成家。曹先生认为学书法要学古人字,不要学今人的字,因为今人也是学古人的,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更有俗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不温故难以知新。书法中最重要的是笔法,因为字法、章法由此生发,而古人为了达到垄断的目的,许多关于笔法的秘笈从不为外人道也。那我们应该怎么学呢?曹先生认为我们研习书法就要拿出侦破千古迷案的劲头,发现密码,找到轨迹,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此所谓后须与之离,必先与之合。
四是踏实严谨。儿时的曹先生从马晋画马中得到启示,培养了踏实严谨的风格。曹先生说:从初学的第一刻起,我就用如对至尊的恭敬去临习,在缓缓的速度中仔细剖析点画的形态并刻意摹拟它。正是凭着这死工夫和笨办法,才最终将它用笔的奥妙了然于心;这做法也许自以为聪明者不屑为,但龟兔赛跑的胜利终究不照顾见异思迁和急功近利者吧。踏实之不吾欺,这浅显的道理,在今日浮躁的时风下,仍不无强调的意义。
五是平静儒雅。曹先生写字的心态是借助适意的书写,再现一种古典的情调和一派精致的逸韵,从而实现修身养性的功效。曹先生认为古法之所以存在自有它存在的道理,不明就里,为变而变是不可取的。人们常说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这是宇宙的规律。但曹先生追求的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它如坐地而不觉,揽镜而不知,而十年的比照便凸显差异的巨大。这其实是一种境界,一种大师的境界。
慢慢体会《晏庐自述》,再反思书法学习,我觉得其他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这五点是精髓,不解决好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写也是白写。不知道瑞荣画室的同学们能不能明白这些道理,我想告诉他们,书法学习不能左顾右盼,道听途说,一定要向大师学习。